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是国内首家以“数理医学”命名,融合数学、数据科学、医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医学院。学院以“交叉、融合、创新、引领”为宗旨,在数理医学、医学人工智能、精准诊疗、智能医疗装备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性成果的重大突破,致力于培养数理医学、医学人工智能、智能医疗装备关键技术以及精准医疗等复合型和创新型未来医学人才。
学院拥有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人工智能(智能精准诊疗)、智能医学工程2个本科专业,建设经教育部审核和备案的“数理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点,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与医药2个专业硕士点。学院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且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其中包括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人才5人。同时,学院柔性引进包括2名加拿大院士在内的4名外籍杰出教授和一批国内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院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学影像标准数据库”、“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人工智能器械创新合作平台数据治理工作组”两个国家级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在金华和杭州两个校区办学,金华主校区建设校级“智能医学影像国际联合实验室”,杭州西湖校区设立“杭州创新研发中心”、“医学影像智能诊断中心”,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超声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等。同时,学院先后与金华市中心医院、金华市中医医院、濮阳市人民医院和杭州整形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打造产学研医用高端合作平台,为学生培养和科研合作畅通合作渠道。
学院建立“新型医疗超声器械和超声人工智能”、“超声断层成像”、“医学影像分析与重建”和“智能医疗装备和医疗器械”等科学研究方向和团队,聚焦医学人工智能、数理医学等前沿问题,开展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自学院成立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荣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入选 2022 年度中国医学人工智能代表性算法1项。
学院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交叉融合,旨在建设成为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聚集地,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的策源地,落地应用的示范地,努力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新型医学院。
现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我院。期待与您一起逐梦一流!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
按照拟引进人员的教学科研水平分杰出教授、双龙学者特聘教授两大类引进。具体要求如下:
(一)杰出教授
A 类:教学科研水平达到或接近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计划以及海内外具有与上述人才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学者。
B 类:教学科研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家重要人才工程青年计划的人才以及海内外具有与上述人才相当学术水平的学者。
(二)双龙学者特聘教授
符合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申报条件的优秀人才
(省内外省级人才引进纳入双龙学者统筹考虑)。理工科类年龄一般要求45周岁以下,人文社科类一般要求50周岁以下;应聘者一般应具有正高职称,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1年以上国外学习工作经历者可适当放宽。
A 档:教学科研水平达到或接近浙江省重要人才项目以及海内外具有与上述人才相当学术水平的学者,并且学术水平达到相 关业绩要求的,薪酬待遇参照“双龙学者”特聘教授A档;
B 档:教学科研水平达到或接近浙江省重要人才青年项目以及海内外具有与上述人才相当学术水平的学者,并且学术水平达到相关业绩要求的,薪酬待遇参照“双龙学者”特聘教授B档;
C 档: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教授,薪酬待遇参照C档;特别优秀的青年博士应聘“双龙学者”特聘教授,需提供原创性强、影响力大的代表作5篇。
二、青年博士引进
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毕业的优秀青年博士或博士后(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年龄)。
三、引进待遇
1. 薪酬待遇
学校提供非常有竞争力的薪酬,享受目标任务以外的绩效奖励,综合收入上不封顶。
2. 科研启动经费
按照学科领域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费。
3. 科研平台
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高水平科研发展平台以及充足的实验空间。
4. 住房待遇
提供过渡性住房和丰厚的安家费,完成目标任务额外追加绩效安家费。
5.团队发展
根据团队建设需要优先保障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指标。
6. 生活服务
子女可就读学校附属幼儿园、小学、初中。杰出教授可根据配偶现有编制状态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7. 其他待遇
协助申请属地相关人才待遇。
四、岗位需求
岗位名称 | 人数 | 年龄上限 | 学历学位 | 职称/职业资格 | 专业、学科方向 | 工作地点 |
学科带头人 | 5 | 45周岁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 | 超声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应用数学、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 | 金华校区 |
学科骨干 | 9 | 35周岁 | 研究生/博士 |
| 超声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应用数学、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 | |
学科带头人 | 2 | 45周岁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 | 超声人工智能、医学超声成像、智能传感等相关专业 | 杭州校区 |
学科骨干 | 6 | 35周岁 | 研究生/博士 |
| 超声人工智能、医学超声成像、智能传感等相关专业 |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579-82411990
六、应聘材料
1.请发送个人简历以及3-5篇代表性成果至学院邮箱: slyx@zjnu.edu.cn;
2.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职位+专业+本人姓名,初审合格者将及时通知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