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智能医学工程是理工医高度交叉的学科,面向“健康中国”和“人工智能+医疗”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较为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人工智能理论、医学传感技术、医疗装备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具备智能医学传感、智能医疗装备等相关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力,能够在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大型医院、高科技医疗企业等从事行业管理、智能传感与装备研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对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的目标预期是:
目标1:人格与修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程伦理与医学伦理道德、人文科学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热爱国家,爱岗敬业;
目标2:终身学习:能够主动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拥有丰富的智能医学工程实践与管理经验,适应岗位工作和事业发展要求,并获得自身的持续发展;
目标3: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智能医学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系统思维、创新性思维能力,能利用已学知识在多学科背景下进行复杂智能算法的设计、编程、运行和实现,胜任智能医学工程、现代医学传感、智能医疗装备等相关领域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及营销管理等工作,或自主创业;
目标4:团队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能力,能在团队中担任组织和协助的角色,能有效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
目标5:竞争能力:具有较宽的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能够把握智能医学工程相关学科发展趋势,适应科学与技术、产业和社会经济的新发展、新需求,在跨文化背景下开展交流、合作与竞争。
二、毕业要求
通过四年时间的学习,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基本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备坚实的智能医学知识体系,包括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医学、数学、计算机、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智能医学工程的专业知识,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熟悉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前沿和趋势,并能够将各类知识应用于解决智能医学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掌握智能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核心知识,并对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有较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应用智能医学和工程学知识对智能医学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建模;具有信息获取和跟踪的能力。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综合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具有运用智能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实践技能解决智能医学工程领域实际的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进行复杂智能医学工程系统的构架和算法的设计与编程能力、系统的综合分析、评估、运行与维护能力。
毕业要求4(研究):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够运用智能医学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分解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科学问题,进行仿真或设计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使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图书资料等现代工具,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研究、分析和解决智能医学工程中的系统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已有的资源和技术提高复杂工程问题解决的效率,同时能够注意矛盾和冲突的各个方面和因素,了解设计的局限或片面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正确认识智能医学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能够基于智能医学与工程学相关背景分析、评价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并承担相关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考虑、理解和评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了解智能医学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并能够遵守工程与医学伦理及职业道德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主观责任心,并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智能医学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智能医学相关的基本的管理原理和一般的项目管理方法,具备一定的工程项目规划与管理能力,并能够在多约束条件下进行经济高效的管理决策,并进一步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能够持续关注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学习最新出现的方法与技术,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表2-1 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
毕业总要求 | 毕业要求分指标 | ||
编号 | 内容 | 指标点 | 内容 |
1 | 工程知识 | 1-1 | 能运用医学、计算机、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智能医学工程的专业知识,表述智能医学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
1-2 | 能够运用恰当的数学、人工智能模型对智能医学信息系统设计、医学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算法设计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保证模型的准确性,满足智能医学工程计算的实际要求。 | ||
1-3 | 能够将医学、计算机、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智能医学工程的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
2 | 问题分析 | 2-1 | 能够应用医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智能医学的技术手段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
2-2 | 能够通过图书馆、数据库、网络等多种方式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跟踪信息,进行文献检索和调研。 | ||
3 |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3-1 | 能够掌握和运用本专业涉及的工程学原理、原则和方法,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3-2 |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系统、模块的软硬件设计。 | ||
3-3 | 能够在系统设计方案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 ||
4 | 研究 | 4-1 | 能够对智能医学领域的软件、硬件模块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 |
4-2 | 能够对智能医学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搭建实验系统和测试平台。 | ||
4-3 | 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多个子系统或相关问题进行关联分析,平衡冲突点。 | ||
5 | 使用现代 工具 | 5-1 |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至少掌握一种软件开发语言,并能够运用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复杂程序设计。 |
5-2 | 能熟练运用文献检索工具获取智能医学领域理论与技术的最新进展信息。 | ||
5-3 | 掌握智能医学技术专业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能够在复杂、综合型工程中合理选择和使用仪器、设备。 | ||
5-4 | 具备使用实验设备、计算机软件和现代信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或仿真的能力,理解其使用要求、运用范围和局限性。 | ||
6 | 工程与社会 | 6-1 | 具有智能医学工程实践经历,通过实践、实习过程了解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并承担相关责任。 |
6-2 | 具有智能医学与工程学相关背景,通过在思政、人文、社科类课程学到的知识,分析、评价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并承担相关责任。 | ||
7 |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7-1 | 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正确认识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
7-2 | 能针对实际复杂工程问题,评价其对自然资源利用、对文化传承或冲击、对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
8 | 职业规范 | 8-1 | 具有人文及社会学素养,了解国情,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8-2 | 理解智能医学的社会价值以及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工程与医学伦理及职业道德规范。 | ||
9 | 个人团队 | 9-1 | 能主动与其他学科的成员共享信息,合作共事,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
9-2 | 能够胜任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能在团队协作中听取其他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 | ||
10 | 沟通 | 10-1 | 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掌握基本的报告、设计文稿的撰写技能。 |
10-2 | 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并了解基本的国际文化礼仪。 | ||
10-3 |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运用口头、书面、报告、图表等多种形式与国内外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 ||
11 | 项目管理 | 11-1 | 理解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重要性,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经济决策方法。 |
11-2 | 能够在多学科、跨职能环境中合理运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 ||
12 | 终身学习 | 12-1 | 了解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跟踪本专业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
12-2 |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 ||
三、“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支撑矩阵
表3-1 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目标 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毕业要求1 |
| √ | P |
| P |
毕业要求2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 | √ |
|
毕业要求12 |
| √ | √ |
| √ |
表3-2 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必修课)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 | 要求 1 | 要求2 | 要求 3 | 要求 4 | 要求 5 | 要求6 | 要求7 | 要求8 | 要求9 | 要求 10 | 要求11 | 要求12 | ||||||||||||||||||
1 | 2 | 3 | 1 | 2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4 |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3 | 1 | 2 | 1 | 2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
|
|
|
|
|
|
| M | H |
|
|
|
|
|
|
|
|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
|
|
|
|
|
|
| M | H | M | M | H |
|
|
|
|
|
|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
|
|
|
|
|
|
|
| M | H | M | M | H |
|
|
|
|
|
|
|
|
|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
|
|
|
|
|
| M |
|
|
|
|
|
|
| H | H | H | H | M | M |
|
|
|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
|
|
|
|
|
|
| M | M |
|
| H |
|
|
|
|
|
|
|
|
|
|
中国共产党史 |
|
|
|
|
|
|
|
|
|
|
|
|
|
|
| M | M |
|
| H |
|
|
|
|
|
|
|
|
|
|
新中国史 |
|
|
|
|
|
|
|
|
|
|
|
|
|
|
| M | M |
|
| H |
|
|
|
|
|
|
|
|
|
|
改革开放史 |
|
|
|
|
|
|
|
|
|
|
|
|
|
|
| M | M |
|
| H |
|
|
|
|
|
|
|
|
|
|
社会主义发展史 |
|
|
|
|
|
|
|
|
|
|
|
|
|
|
| M | M |
|
| H |
|
|
|
|
|
|
|
|
|
|
劳动教育概论 |
|
|
|
|
|
|
| M |
|
|
|
|
|
|
| H | M |
|
|
|
|
|
|
|
|
|
|
|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M |
|
|
|
|
|
|
| M | M | H | H | M |
| M |
|
|
|
|
|
|
|
|
大学外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 H | M |
|
|
| M |
大学体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
|
|
|
|
|
|
|
军事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H |
|
|
|
|
|
|
|
|
|
|
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 |
|
|
|
|
|
|
| M |
|
|
|
|
|
|
|
|
|
|
| M |
|
| M |
|
|
|
|
|
| H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
|
|
|
|
|
|
|
|
|
|
|
|
|
|
|
|
|
| M | H | M | M |
|
|
|
|
| H | H |
创新创业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H | M | H | H |
| H | H | M |
|
|
智能医学工程导论 | M |
|
|
|
| M |
| M |
|
|
|
|
|
|
|
| H |
|
|
|
|
|
|
|
|
|
|
| H |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 H | H |
|
|
| H |
| H |
|
| H |
|
| H |
|
|
|
|
|
|
|
|
|
|
|
|
|
|
|
医学基础概论★ | M |
|
|
|
| M |
| M |
|
|
|
|
|
|
|
| H |
|
|
|
|
|
|
|
|
|
|
| H |
|
数学分析与应用 | H | H | H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性代数 | H | H | H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学物理B | H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学物理实验B | H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临床医学概论★ | M |
|
|
|
| M |
| M |
|
|
|
|
|
|
|
| H |
|
|
|
|
|
|
|
|
|
|
| H |
|
Python程序设计★ |
|
|
| H |
|
| H |
| H | H |
| H |
|
|
|
|
|
|
|
|
|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H | H | H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机械设计基础 | H |
| H | H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机器学习★ | H | H | H | H |
|
|
|
|
| H |
|
|
|
| H |
|
|
|
|
|
|
|
|
|
|
|
|
|
|
|
信号与系统 | H | H | H | H |
|
|
|
| H | H |
|
|
| H | M |
|
|
|
|
|
|
|
|
|
|
|
|
|
|
|
电工电子学 | H |
| H | H |
|
| H |
| H |
|
|
|
| H | M |
|
|
|
|
|
|
|
|
|
|
|
|
|
|
|
智能医学信号处理及应用★ | H | H | H | H |
|
|
|
|
|
|
|
|
| H | M |
|
|
|
|
|
|
|
|
|
|
|
|
|
|
|
深度学习★ | H | H | H | H |
|
|
|
|
| H |
|
|
|
| H |
|
|
|
|
|
|
|
|
|
|
|
|
|
|
|
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 | H |
| H | H |
|
| H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智能医学传感与控制★ | H |
| H | H |
|
| H |
| H |
|
|
|
|
| M |
|
|
|
|
|
|
|
|
|
|
|
|
|
|
|
军事技能 |
|
|
|
|
|
|
|
|
|
|
|
|
|
|
|
|
|
|
| M |
|
| H |
|
|
|
|
|
|
|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
|
|
|
|
|
|
| M |
|
|
|
|
|
|
| H | H | H | H |
|
|
|
|
|
|
|
|
|
|
|
Python程序设计综合训练 | H | H | H | H |
|
| H |
| H |
|
| H |
|
| H |
|
|
|
|
|
|
|
|
|
|
|
|
|
|
|
机器学习综合实训 | H | H | H | H |
|
| H |
|
| H |
|
|
|
| H |
|
|
|
|
|
|
|
|
|
|
|
|
|
|
|
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 |
|
|
|
| H |
|
|
|
|
|
|
| H |
|
|
|
|
|
|
|
|
|
| H |
| H |
|
|
|
|
深度学习综合实训 | H | H | H | H |
|
| H |
|
| H |
|
|
|
| H |
|
|
|
|
|
|
|
|
|
|
|
|
|
|
|
电工电子工程实训 | H |
| H | H |
|
| H |
| H |
|
|
|
| H |
|
|
|
|
|
|
|
|
|
|
|
|
|
|
|
|
智能医学信号综合应用实训 | H | H | H | H |
|
|
|
|
|
|
|
|
| H | M |
|
|
|
|
|
|
|
|
|
|
|
|
|
|
|
手术过程见习 | M |
|
|
|
|
|
|
|
|
|
|
|
| H |
|
|
|
|
|
|
|
|
|
|
|
|
|
|
| M |
医学传感与装备类竞赛指导与实训 | H | H | H | H |
|
| H |
| H | M | M |
|
| H | M |
|
|
|
|
|
|
|
| M |
| M | H | H |
|
|
医学图像处理项目实训 | M | H | H | H |
|
| H |
| H |
|
|
|
|
| M |
|
|
|
|
|
|
|
|
|
|
|
|
|
|
|
专业见习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
|
|
|
|
| M |
单片机开发与应用 | H |
| H | H |
|
| H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LabVIEW虚拟实验设计 |
|
| H | H |
|
| H |
| H | M |
|
|
|
| M |
|
|
|
|
|
|
|
|
|
|
|
|
|
|
|
医学传感器设计与制作 | H |
| H | H |
| H | H |
| H |
|
|
|
| H |
|
|
|
|
|
|
|
|
|
|
|
|
|
|
|
|
医疗机器人技术实训 | H |
| H | H |
| H | H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医疗器械产品设计与制作 | H |
| H | H |
| H | H |
| H | H | M |
|
| H |
|
|
|
|
|
|
|
|
|
|
|
|
|
|
|
|
个性化导师实践课程 |
|
|
|
| M |
|
|
|
|
|
|
| M |
|
|
|
|
|
|
|
| H | H | H |
| H |
|
| H | H |
毕业实习 |
|
|
|
|
|
|
| H |
|
|
|
|
|
|
|
|
|
|
|
| H | H | H |
|
|
|
|
|
| H |
毕业论文(设计) |
|
|
|
| H |
|
|
|
|
| H |
| H | H | H |
|
|
|
|
|
|
|
| H |
| H |
|
| H |
|
四、学制
学制4年,在校学习年限3-6年。
五、学分修读要求
课程类型 | 总 学 分 | 各学期学分分配 | 开课 门数 | 最低 修读 学分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滚动 开设 | ||||
公共基础课程 | 43.5 | 12.5 | 8.5 | 3.5 | 5 | 0.5 | ─ | 1.5 | ─ | 12 | ─ | 40 |
通识教育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学科基础课程 | 45 | 18.5 | 21.5 | 5 | ─ | ─ | ─ | ─ | ─ | ─ | 15 | 38.5 |
专业核心课程 | 30 | ─ | ─ | 10.5 | 8 | 5 | 4.5 | 2 | ─ | ─ | 12 | 23.5 |
专业方向课程 | 27.5 | ─ | ─ | 2 | 7 | 7.5 | 11 | ─ | ─ | ─ | 12 | 15 |
综合实践课程 | 37 | ─ | 1 | 3 | 10 | 3 | 3 | 11 | 6 | ─ | 19 | 37 |
合计 | 183 | 31 | 31 | 24 | 30 | 16 | 18.5 | 14.5 | 6 | 12 |
| 160 |
六、课程设置与安排
(一)公共基础课程(至少修读40学分)
修读 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周数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必 修 | 000000X110A004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2.5 | 3/16 | 48 | 48 |
|
| 1 |
| |||||||
000000X110A006 | 形势与政策(一) | 1 | 4/5 | 20 | 20 |
|
| 1 |
| ||||||||
000000X110A009 | 军事理论 | 2 |
| 36 | 36 |
|
| 1 |
| ||||||||
000000X110E002 | 军事技能 | 2 |
| 2周 |
| 2周 |
| 1 |
| ||||||||
000000X110A010 | 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一) | 1.5 |
| 28 | 28 |
|
| 1 |
| ||||||||
000000X110C001 | 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二) | 0.5 |
| 18 |
| 18 |
| 1 |
| ||||||||
000000X110A005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5 | 3/16 | 48 | 48 |
|
| 2 |
| ||||||||
000000X110A008 | 劳动教育概论 | 0.5 |
| 12 | 12 |
|
| 2 |
| ||||||||
000000X110A01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一) | 0.5 | 3/4 | 12 | 12 |
|
| 2 |
| ||||||||
000000X110E001 |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 2 |
| 2周 |
| 2周 |
| 2短 |
| ||||||||
000000X110A0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3/16 | 48 | 48 |
|
| 3 |
| ||||||||
000000X110A012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二) | 0.5 | 3/3 | 9 | 9 |
|
| 3 |
| ||||||||
000000X110A00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5 | 5/8 | 40 | 40 |
|
| 4 |
| ||||||||
000000X110A00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5 | 5/8 | 40 | 40 |
|
| 4 |
| ||||||||
必 修 | 000000X110A013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三) | 0.5 | 3/3 | 9 | 9 |
|
| 5 |
| |||||||
000000X110A014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四) | 0.5 | 3/1 | 3 | 3 |
|
| 7 |
| ||||||||
000000X110A007 | 形势与政策(二) | 1 |
| 56 | 56 |
|
| 7 |
| ||||||||
大学生志愿者劳动服务 | 在校期间至少参加32学时志愿劳动服务 | ||||||||||||||||
详见课程组 | 大学外语(一) | 3 | 3/16 | 48 | 48 |
|
| 1 |
| ||||||||
大学外语(二) | 3 | 3/16 | 48 | 48 |
|
| 2 |
| |||||||||
大学外语(三) | 2 | 2/16 | 32 | 32 |
|
| 滚动开设 | 大二开始修读 | |||||||||
大学体育 | 4 | 1-4学期,每学期修读一门 | 滚动开设 |
| |||||||||||||
创新创业课程 | 2 | 创新创业成果及学分制社团最多认定1学分,具体学分按《浙江师范大学本(专)科生创新创业成果奖励办法(修订)》规定确认。 | |||||||||||||||
限 选 | 000000X111A001 | 中国共产党史 | 0.5 | 2/6 | 12 | 12 |
|
| 滚动开设 | 至少 修读 一门 | |||||||
000000X111A002 | 新中国史 | 0.5 | 2/6 | 12 | 12 |
|
| ||||||||||
000000X111A003 | 改革开放史 | 0.5 | 2/6 | 12 | 12 |
|
| ||||||||||
000000X111A004 | 社会主义发展史 | 0.5 | 2/6 | 12 | 12 |
|
| ||||||||||
000000X111A047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 0.5 | 2/6 | 12 | 12 |
|
| ||||||||||
000000X111A048 |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 1 | 1/16 | 16 | 16 |
|
| ||||||||||
选 修 | 000000X111D101 | 体能训练 | 0.5 | 2/8 | 16 |
| 16 |
| 滚动开设 | 大三、大四体测不合格学生必修 | |||||||
合计 | 43.5 |
|
|
|
|
|
| 至少修读40分 | |||||||||
(二)通识教育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
修读性质 | 课程模块 | 修读要求 | 备注 | |
选 修 | 通识核心课程 | 至少修读2学分 | 具体课程参见总则部分《浙江师 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开课计划表》 | |
一般通识课程 | 艺术素养 | 1.至少修读4学分; 2.非艺术类学生,至少修读2学分艺术素养类。 | ||
社会人文 | ||||
自然科学 | ||||
科技应用 | ||||
健康生活 | ||||
(三)学科基础课程(至少修读38.5学分)
修读 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周数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必 修 | 101011A130A001 | 智能医学工程概论 | 2 | 2/16 | 32 | 32 |
|
| 1 |
|
100000X130B002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3+0.5 | 3+1/16 | 64 | 48 |
| 16 | 1 |
| |
101011A130B003 | 医学基础概论★ | 2+1 | 2+2/16 | 64 | 32 | 32 |
| 1 |
| |
100000X130A001 | 数学分析与应用(一) | 5 | 6/16 | 96 | 96 |
|
| 1 |
| |
100000X130A003 | 线性代数 | 3 | 4/16 | 64 | 64 |
|
| 1 |
| |
100000X130A004 | 数学分析与应用(二) | 5 | 6/16 | 96 | 96 |
|
| 2 |
| |
000000X130A003 | 大学物理B | 5 | 5/16 | 80 | 80 |
|
| 2 |
| |
000000X130C003 | 大学物理实验B | 1 | 3/12 | 36 |
|
| 36 | 2 |
| |
101011A130B004 | 临床医学概论★ | 2+1 | 3+3/16 | 96 | 48 | 48 |
| 2 |
| |
100000X130B006 | Python程序设计★ | 2+0.5 | 2+1/16 | 48 | 32 |
| 16 | 2 |
| |
100000X130A005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3 | 4/16 | 64 | 64 |
|
| 3 |
| |
小计 | 33+3 |
| 740 | 592 | 80 | 68 |
| 至少修读 36学分 | ||
选 修 | 101011A131A010 | 大学化学 | 2 | 2/16 | 32 | 32 |
|
| 1 | 四选一 |
101011A131B011 | 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 | 2+0.5 | 2+1/16 | 48 | 32 |
| 16 | 2 | ||
101011A131B012 | 工程图学 | 2+0.5 | 2+1/16 | 48 | 32 |
| 16 | 2 | ||
101011A131A013 | 工程数学 | 2 | 2/16 | 32 | 32 |
|
| 3 | ||
小计 | 8+1 |
| 160 | 128 |
| 32 |
| 至少修读2.5学分 | ||
合计 | 45 | 54 | 900 | 720 | 80 | 100 |
| 至少修读38.5学分 | ||
(四)专业核心课程(至少修读23.5学分)
修读 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 时/周 数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必 修 | 101011A140B014 | 机械设计基础 | 2+1 | 2+2/16 | 64 | 32 |
| 32 | 3 |
|
100000X140B007 | 机器学习★ | 2+1 | 2+2/16 | 64 | 32 |
| 32 | 3 |
| |
100000X140A008 | 信号与系统 | 2.5 | 3/16 | 48 | 48 |
|
| 3 |
| |
101011A140B017 | 电工电子学 | 2+0.5 | 2+1/16 | 48 | 32 |
| 16 | 4 |
| |
101011A140B018 | 智能医学信号处理及 应用★ | 2+0.5 | 2+1/16 | 48 | 32 |
| 16 | 4 |
| |
100000X140B009 | 深度学习★ | 2+1 | 2+2/16 | 64 | 32 |
| 32 | 4 |
| |
101011A140B020 | 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 统★ | 2+0.5 | 2+1/16 | 48 | 32 |
| 16 | 5 |
| |
101011A140A021 | 智能医学传感与控制★ | 2 | 2/16 | 32 | 32 |
|
| 6 |
| |
小计 | 16.5+ 4.5 |
| 416 | 272 |
| 144 |
| 至少修读 21学分 | ||
选 修 | 101011A141A022 | 医用生物力学 | 2 | 2/16 | 32 | 32 |
|
| 3 | 四选一 |
101011A141B023 | 医学机器视觉与图像 处理 | 2+0.5 | 2+1/16 | 48 | 32 |
| 16 | 5 | ||
101011A141B024 | 医学影像技术 | 2+0.5 | 2+1/16 | 48 | 32 |
| 16 | 6 | ||
101011A141A025 | 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 仿真 | 2 | 2/16 | 32 | 32 |
|
| 7 | ||
小计 | 8+1 |
| 160 | 128 |
| 32 |
| 至少修读 2.5学分 | ||
合计 | 30 |
| 576 | 400 |
| 176 |
| 至少修读23.5学分 | ||
(五)专业方向课程(至少修读15学分)
修读 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周数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选 修 | 101011A151A026 | 医学与工程伦理 | 2 | 2/16 | 32 | 32 |
|
| 3 | * |
100000X151A010 | 脑与认知科学 | 2 | 2/16 | 32 | 32 |
|
| 4 |
| |
100000X151B011 | 机器人学 | 2+1 | 2+2/16 | 64 | 32 |
| 32 | 4 | * | |
101011A151A029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2 | 2/16 | 32 | 32 |
|
| 4 |
| |
101011A151A030 |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 3 | 4/16 | 64 | 64 |
|
| 5 | * | |
100000X151B013 | 脑机接口技术 | 2+0.5 | 2+1/16 | 48 | 32 |
| 16 | 5 | * | |
101011A151A034 | 强化学习与迁移学习 | 2 | 2/16 | 32 | 32 |
|
| 5 |
| |
101011A151A032 | 超声机器人 | 2 | 2/16 | 32 | 32 |
|
| 6 |
| |
101011A151A033 | 机器人定位与导航技术 | 2 | 2/16 | 32 | 32 |
|
| 6 |
| |
100000X151A012 | 智能医疗装备导论 | 2 | 2/16 | 32 | 32 |
|
| 6 | * | |
100000X151B014 | 医学影像诊断基础 | 2+0.5 | 2+1/16 | 48 | 32 |
| 16 | 6 |
| |
101011A151B037 | 生物医学传感材料 | 2+0.5 | 2+1/16 | 48 | 32 |
| 16 | 6 | * | |
合计 | 25+2.5 |
| 496 | 416 |
| 80 |
| 至少修读 15学分 | ||
(六)综合实践课程(至少修读37学分)
课程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设 学期 | 备注 |
必修 | 100000X160C005 | Python程序设计综合训练 | 1 | 32 | 2 |
|
100000X160C017 | 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 | 1 | 32 | 3 |
| |
101011A160E048 | 专业见习 | 2 | 2周 | 3短 |
| |
101011A160E041 | 手术过程见习 | 1 | 1周 | 4短 |
| |
100000X160C015 | 机器学习综合实训 | 1 | 32 | 4 |
| |
100000X160C016 | 深度学习综合实训 | 1 | 32 | 4 |
| |
101011A160C044 | 电工电子工程实训 | 2 | 64 | 4 |
| |
101011A160C045 | 智能医学信号综合应用实训 | 2 | 64 | 4 |
| |
101011A160C046 | 医学传感与装备类竞赛指导与实训 | 2 | 64 | 4 |
| |
100000X160C018 | 医学图像处理项目实训 | 1 | 32 | 4 |
| |
101011A160C049 | 单片机开发与应用 | 2 | 64 | 5 |
| |
101011A160C050 | LabVIEW虚拟实验设计 | 1 | 1周 | 5短 |
| |
101011A160C051 | 医学传感器设计与制作 | 2 | 64 | 6 |
| |
101011A160C052 | 医疗机器人技术实训 | 1 | 1周 | 6短 |
| |
101011A160C053 | 医疗器械产品设计与制作 | 2 | 64 | 7 |
| |
101011A160C054 | 个性化导师实践课程 | 1 | 1周 | 7 | 荣誉课程 | |
101011A160E055 | 毕业实习 | 8 | 8周 | 7 | 不少于8周 | |
101011A160E056 | 毕业论文(设计) | 6 | 6周 | 8 |
| |
合计 | 37 | 20周+544 |
| 至少修读37学分 | ||
七、学位课程及修读要求
1.学位课程名称(列表中带“★”的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医学基础概论,临床医学概论,Python程序设计,机器学习,智能医学信号处理及应用,深度学习,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智能医学传感与控制。
2.学位课程修读要求
学位课程是本专业最核心的课程,也是学习专业其它课程的基础。学位课程必须要有准确的课程目标、系统的课程经验、有效的实施方案、科学的评价方式,在充分保证学时学分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方式切实提高学位课程教与学的要求与质量,为专业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八、第二专业课程证书学分要求
修读智能医学工程第二专业课程证书,须修读本专业学位课程计25学分,实践教学课程中机器学习综合实训、深度学习综合实训、电工电子工程实训、医学图像项目处理实训、单片机开发与应用、智能医学信号综合应用实训、医学传感器设计与制作,选修读达10学分,合计35学分(已修相近课程经过学院审核后可重复认证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