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技术赛”总决赛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经过初赛评分、决赛现场答辩与演示环节,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李刚团队指导的“脑鉴青心”本科生团队以被动赛道小组第三的优异成绩在“MetaBCI创新应用开发赛项”荣获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赛事上的新突破。
团队合影(从左至右:李刚、吴泽华、苏隆源、郑圣龙、朱嘉豪)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BCI)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已在医疗康养、工业安全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康复医疗、心理疾病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而抑郁症作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影响着全球约3.8亿人口。其特征为持续心情低落、快感缺失、高自杀风险。目前抑郁症自杀意念诊断主要依靠医生问诊和主观量表筛查,存在主观性强、精度低、重复测试效能低等问题,缺乏客观量化评估技术。
为解决该问题,由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大一大二学生组成的“脑鉴青心”团队在李刚和周斌老师的指导下开发了基于MetaBCI平台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评估系统。构建了“情感脑机接口–多范式脑电采集–差分功能特征融合–抑郁诊断–自杀风险量化”的闭环技术体系。为MetaBCI平台新增了抑郁症&自杀意念检测的可交互界面、抑郁症患病概率评估系统、青少年抑郁自杀意念评估模型算法等多项功能点。
决赛答辩现场
决赛演示现场
据悉,世界机器人大赛(World Robot Contest, WRC)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了10届,共吸引了全球20余个国家50余万名选手参赛,被广泛赞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其中“MetaBCI 创新应用开发赛项”今年首次设立“主动控制”“被动监测”双赛道,旨在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人机交互等方向的创新应用。